|
慧远(523年-592年),祖籍敦煌,世居建兴郡高都霍秀里(在今山西晋城市境内)。隋代高僧,为地论宗重要代表人物。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为他建立净影寺,故又被后世称为净影寺慧远、净影慧远。与天台智顗大师、嘉祥吉藏大师,并称为隋代三大师。“净影慧远”。净影慧远出生于 523年,卒于592年。也就是说,庐山慧远大师往生后107年,净影慧远大师才出生。 大师俗姓李,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生于建州高都郡。他幼年丧父,三岁就“心乐出家,每见沙门,爱重崇敬”,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时年13岁的慧远辞别叔父,投泽州东山古贤谷寺的僧思禅师出家为僧。慧远在僧思禅师处受学三年,并在此期间游历了名山林虑山。僧思禅师见慧远三学俱进,堪成大器,便于他16岁时命他随湛律师到东魏都城邺城,深人参学。四年后,慧远20岁,按僧制受具足戒,不久,向大隐律师学习《四分律》,向戒和尚法上学习教理(546—552)。
北周武帝宇文邕 “灭佛”期间,慧远大师曾与之激烈辩论,以身护法。旋即潜入汲郡西山三年,潜心于各种修行法门,持诵《法华》、《维摩》等经各达千余遍,同时严守戒律、精进禅修。
公元581年2月,杨坚受禅称帝,改国号为隋,并重新在全国大弘佛法。公元587年,杨坚邀请慧远大师作为“六大德”之一赴长安。在长安,大师得到隋文帝的礼敬,敕住大兴善寺,并为其修建净影寺。
慧远大师于地论宗造诣很深,他的师父慧光大师是中国佛教地论宗的开宗者。慧光大师圆寂后,慧远大师秉慧光之说,弘扬佛法。地论宗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慧远大师成为相州南道地论宗的开山之祖。
慧远大师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乘义章》、《大涅磐经义记》、《十地经论疏》、《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疏》等20部 100余卷。他与天台智顗大师、嘉祥吉藏大师,并称为隋代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