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会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首先对高平羊头山炎帝文化遗存及神农城、神农镇、炎帝陵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根据大会安排进行了分组讨论和研讨。对高平羊头山炎帝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地理地域、碑文石刻、史志记载、口传历史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曹定云先生认为,高平羊头山一带,应是炎帝部落东迁的过程中的第二大站。这里流传着“神农城”、“神农庙”、“羊水”、“羊头山”之名胜以及“精卫填海”之类的传说,都是炎帝部落在此繁衍、生息的反映。因此,可以肯定,高平羊头山一带,曾是炎帝部落发展的圣地。
炎帝第一百五十四代孙,台北市姜氏宗亲会常务理事姜竹先生分析神农与炎帝之关系时指出,神农氏即炎帝是同一个人的关系,因神农轨公对国族大有奉献在先,故后能受无怀氏王天下之禅,古代称帝由炎帝开始,称天子也由炎帝开始,父系社会也是炎帝开始,男耕女织,工、商、医、乐、祭祀谢神等都自炎帝开始。山西上党羊头山晋城、长治一带是“神农与炎帝即同一个人的关系之‘活化石”,遗址遗迹遍布各地,如神农庙、神农井、神农城,及炎帝陵出土之碑等有百余处,可以明证!
徐勇先生在充分研究高平炎帝遗迹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高平羊头山炎帝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第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其中神农氏与炎帝通常被视为一人,这些虽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但有关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些传说,可以成为炎帝在这一带活动的佐证。第二,先秦时代的高平及周围地区,特产富饶,历来为各实力集团必争之地,许多大的战役就在附近发生。第三,炎黄时代稍后紧接着的著名部落首领是尧、舜、禹,他们在山西尤其是晋南地区活动的传说及文化遗存有很多,直至商文化的发源、发展、战国时的长平之战、廉颇存粮处等,历史线条末断,线索是清晰的。
钱宗范、刘彬徽先生等则从开发的角度进行了认真分晰。他们指出,高平做为炎帝神农氏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当前开发炎帝文化应抓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炎帝发明农业,发展先进生力和先进文化的创业精神,搞好“三农建设”。二是要大兴炎帝文化旅游,发展旅游事业。在加强旅游的软硬件建设和原有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开发,高平将会成为晋东南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
学术研讨气氛热烈、融洽、活跃,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研究讨论深入,多有真知灼见,为进一步研究炎帝文化奠定了基础。
根据分组讨论的情况,大会举行了专场学术报告会,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葛志毅等九位专家就此次研讨会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发言。他们认为,高平地区各种炎帝遗迹遗存,使与会者大开眼界,极大地丰富了炎帝研究的相关资料,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这里曾是炎帝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区。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出席了甲申年高平市社会各界公祭神农活动。
25日下午大会圆满闭幕,在闭幕式上,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宫长为博士作了学术综述发言,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向高平市提出了建议案。相信随着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对弘扬炎帝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提高高平的文化品味和城市知名度,促进高平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