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报》-全国记者团云集高平考察采访炎帝陵
|
炎黄子孙始祖地 踏破铁鞋有觅处
全国记者团云集高平考察采访炎帝陵
本报讯(记者张荣花)天高云淡,金秋送喜。9月21日,市友谊宾馆彩旗猎猎,花香缭绕。全国各大新闻单位的近30名记者云集这里,开始为期七天的羊头山和炎帝陵考察采访。这次由山西日报社组织,山西电视台、山西电影制片厂、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北京青年报社、陕西日报社、宁夏电台、宁夏日报社、大众日报社等全国18家新闻单位参加了考察采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申存良、省文物局局长张希舜,山西日报杜副总编任思霖也参加了本次考察采访。21日晚,市委市政府在东方歌舞厅举行了文艺欢迎晚会。市领导徐治业、李小旺、王新喜、常全喜、蒋佩玲及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广隆等领导参加了欢迎晚会。市委书记徐治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徐书记首先代表市委政府及全市46万人民对记者团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徐书记还简要介绍了高平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及经济发展情况。
山西日报社副总编任思霖也在欢迎晚会上讲了话。
去年冬季,在我市境内团池乡庄里村发现炎帝陵遗址后,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以“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为题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8月18日《山西日报》周末版在显要位置刊登了山西日报记者姚剑和晋城市委组织部长张喜来撰写的炎帝陵考察报告。9月上旬,新华社对外专线以中英两种文字将这篇考察报告摘要公诸海外。接着香港《新晚报》亦作了报道。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80年代初,在湖南发现了炎帝陵。去年冬季,我市境内的羊头山下发现了炎帝陵。有关学者专家认为,湖南茶陵炎帝陵内葬的是末代炎帝榆罔,高平炎帝陵内葬的炎帝是第一代或起码是早期的炎帝。
羊头山位于我市东北,与长子县、长治县交界,因山巅有石,状如羊头而得名。相传炎帝居住于此,山上曾有神农庙、神农城。现仍有残台、残柱遗址。神农井上现存石质井架。神农泉分左右两泉,现仍在。炎帝在羊头山得嘉谷,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样地。
炎帝陵在羊头山下的庄里村村南,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现存正殿五间。东西湘房数间。东厢房的东墙正中镶有石碑一通。碑上书有“炎帝陵”三个大字,是明万历39年(1611年)申道统所立。碑高95厘米,宽66厘米。东房现住张根昌老人。他已五代居住于此。距庄里村一华里,有故关村,是炎帝行官所在地。现庙外沙石门楣上“炎帝行宫”字样斑驳可见。
此次全国记者团对炎帝陵和羊头山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同时还参观了我市文物名胜景点风洞、祁贡坟、定林寺等。并参观了我市小康建设典型。
2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友谊宾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及学术讨论会。